9月8日,山东省环保厅官方微博@山东环境发布《关于网传“高压泵深井排污”有关情况的通报》,公布25家接受群众举报并调查的企业,表示并未发现高压深井排污情况,针对调查企业存在的其他环境问题,环保部门做出了停产、罚款等处罚。
9月10日的大众日报指出,从今年春节网络爆出“潍坊市许多企业污水处理通过高压泵深井排污并形成打井排污产业链”的传言后,山东省环保厅即派出调查组赴潍坊市进行暗访,同时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地下水污染为重点的环保专项行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87万人(次),排查涉水企业5400多家(次)。同时,建立和公开了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平台,呼吁公众实名或匿名提供线索,并根据举报对疑似“高压泵深井排污”企业逐一进行了现场检查,一些舆论关注的热点企业还邀请媒体记者、民间环保志愿者和举报人全程参与。
9月10日的新京报题为《治地下排污,别因“举报瑕疵”而废》的评论称,通报情况说明,虽然没发现“高压泵深井排污”,但根据公众举报而开展的环保执法,确实揪出了一些环保问题。涉及环境污染的网络举报,或许难以达到多高的精确度,但只要不是恶意,就值得重视。
评论指出,公众参与对环保事业来说是关键而且必要的。即使公众的线索有粗陋、不精确之处,环保部门也要友善待之,不能因噎废食。只有环保部门与公众互动,重视坊间呼声,方能为环保工作打开新局面。
9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报道《“高压泵深井排污”争议溯源》,文章指出,“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日常工作要深入实处,多调研现实环境,同时予以信息公开,比如这段时间政府环保部门到底在干嘛,工作重点是什么,查证当中存在哪些问题等等。” 这样可以缓解公众与环保部门可能存在的一些误解。
就“深井排污”产生言论交锋,并不是坏事。道理是越辩越明的,而不应是“一言堂”。有网友也表示,政务微博敢于表达,听取异议,正视质疑,并遵循议事规则,成为互动平台,这也不失为善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