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的实际感受愈来愈糟糕的同时,以往反映治理成绩的重点数据、指标已经毫无说服力。2014年的两会,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便少了很多数据,多了很多民间喜闻乐见的词语表达。
我们认为,政府对环境治理考核从效果性取代指标性。环境治理,不是说减排多少指标就达标的事情,而是以民众的感知为标准。政府、环保企业、民众三者之间,形成了移动互联时代下全新的互动及制约关系。
在新时代下,环境产业到了建立属于自己的的价值观、商业伦理、商业规则的时候了。道德在某种情况下是有价值的,会附加于企业价值、行业价值上。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对道德、品质的追求,是无法走远的。
近年来,环境产业存在“谁把环保做到位谁先死”的论调,在追逐资本与抢夺项目的过程之中,改善环境、造福社会的初衷是否还在?
一位普通的环保从业者近日发出这样的呼吁:“希望所有从事环保相关行业的同行能真正本着想治理环境,共同治理环境的精神和态度,为我们自身也好,为子孙后代也罢,留下一片美好的环境而共同努力。”这样朴素的期望或许可以带来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