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很多地方变成了烦心事,究其原因是经济账不好算:一方面,建设投入和后续的管理维护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几乎承担了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管理维护的绝大部分责任和负担,且处理率越高,财政压力也越大;另一方面,实际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低效运营甚至失效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在诸多成本中,最令地方政府头疼的是长期的管理运营成本。这是因为,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投入机制中存在明显的重建设、轻管理倾向:建设成本可以通过项目申报等方式,逐级争取财政拨款投入,可以实现国家投入一点、省市配套一点、地方政府分担一点的方式进行。但是,管理运营成本绝大多数需要基层政府自行解决。这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而言,如果缺乏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财政包袱比较重。
据调查,在上海青浦区金泽镇,一个不到400户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尽管技术工艺属于低成本的,一年的管理运营成本依然达到15.4万元左右,其中约50%是日常维护的支出。这部分成本由区县和乡镇按1:1分担。按照金泽镇30个行政村计算,如果全部普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那么乡镇一年的投入将达到250万元左右。这对位于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济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的金泽镇而言,财政投入的压力始终存在。另据测算,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2300万吨/天,以农村污水处理运营费用0.8~1.0元/吨计算,每年的管理维护成本将达到67亿~84亿元。这部分费用基本上都由县级和乡镇政府承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积极性。
KY-MBR再生水处理设备工程业绩照片
KY-MBR再生水处理设备工程业绩照片
尽管政府几乎包揽了所有的责任,但是作为直接受益方的村民却并不领情。大多数农民搞不清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也不关心它是不是发挥了作用,更不明白处理成本的高低,只知道“政府工程政府会管”。据调查,在上海郊区,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村民的配合度并不高,许多工程在占地选址、污水管网铺设以及后期维护中,均曾因为村民不配合而产生额外成本。这在污水纳管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即使收集管网已经接入厨卫,村民依然延续着过去的生活方式,洗菜、洗衣服等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沟。
村民和村集体不配合所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长效管理运营的成本大幅上升。许多地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运营外包给相关企业负责。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谁来对相关企业进行监督?我国水务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与相关企业之间本身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依靠政府监督,无论是突击检查还是不定时抽查,都很难真正发挥作用。而且,面对遍布农村的各个工程点,政府有效监管的成本非常高。
更多污水处理 专业资讯请访问 http://www.keyuan8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