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资讯 |
本报记者肖颖 冯永强 通讯员李静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后,村里的垃圾不见了,老旧的道路重新开始硬化了,环境好了,村民的心情也舒畅了。”韩城市芝阳镇芝阳村村民冯孝全高兴地说。韩城的变化可谓是陕西省农村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以来,陕西省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突破口,以生态创建为助推器,牢固树立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的新思路,全面启动了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历史遗留工矿污染治理等在内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全省90个连片整治试点县进入了全面加快建设的新时期,总投资23.06亿元,600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
上下联动 干群一心
美丽村庄持续嬗变
自2012年陕西省被列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省份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现美丽陕西的一项重要抓手,纳入全局工作。
陕西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有力推进全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财政、环保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考核验收办法、整治工作方案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指导,促进整治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省委、省政府向各市、县(区)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纳入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县、区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切入口,整体推进全域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整体优化,农村面貌显著改善。
说起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变,家住眉县汤峪镇闫家堡村的曲红芳可以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其中的好处。
曲红芳是2014年4月办起的农家乐。她告诉记者说:“1994年嫁到这个村子时,村里的环境太差了。一出门,满街都是垃圾。”
自2012年闫家堡村列入陕西省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后,汤峪镇紧紧抓住示范村建设和眉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契机,依托汤峪口旅游资源,对闫家堡村进行了统一规划,从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到增收致富产业的培育,短短两年时间,一改过去“柴堆粪堆建筑堆,污水横流垃圾飞,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旧面貌。
如今,“村里有广场游乐园,户户门前有花坛,垃圾污水全处理,四季赚钱展新颜”,成为了闫家堡村的新景致。
此外,闫家堡村还搭上了眉邬旅游的“快车”,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
“‘五一’小长假期间3天下来,收入也超过了1万元。5月2号那天最多收入了5000多块钱。”曲红芳满脸透着喜悦。
如今在眉县农村,每10户配置1个垃圾箱,每50户配置1名保洁员,每个村组有1个垃圾转运箱,每个镇配备3辆垃圾转运车,镇村集中点建设污水处理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不仅美化了村庄,也增强了当地招商引资、创业发展环境竞争力。
因地制宜 因需施策
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不断涌现
农村环境治理,点多面广,每个村子面临的问题又各不相同,想要突出特色,各有味道,就必须因地制宜,因需施策。
自从挂上了“垃圾兑换超市”的牌子,凤县凤州镇百货店老板刘会会的生意更加红火了。在这里,村民们只要拿上些原来当垃圾扔掉的塑料瓶、废纸和酒瓶等东西,就可以在这里兑换到洗衣粉、牙膏、卫生纸等各类生活用品。
为了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凤县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上别出心裁,建设了垃圾兑换超市,根据可再生资源回收量,对依托的商业兑换点按照年度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
除了凤县,纳入示范项目的各示范县区都在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制度,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整治的新模式。
扶风县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建立起了符合农村实际的“五有”长效机制,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具体来说,“五有”就是确保每一个村子都要有柴草堆、粪土堆、建材堆“三堆”固定堆放点,有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并正常运行,有固定环卫人员,有钱办事,有人管事。
“五有机制”的建立,让扶风县农村环境面貌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被列入试点的大多数县区都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管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完善了镇村管理机构、保洁队伍,探索建立了资金保障、考核督查等机制。
聚力产业 绿色发展
农村环境质量结构双提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关键要靠生产发展来支撑,其最终目的也是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眉县变美了。”这是西府印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宏斌的肺腑之言。作为眉县在外的创业者,他对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很关注。
2014年,他在家门口组建了以食用玫瑰产业为主的西府印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食用玫瑰的种植,就是希望以后在村里推广,让老百姓收入更多一些,腰包更鼓一些。”
积极打造“宜居宜商宜创业”的眉县,在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开始的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313元、财政收入33744万元、生产总值771877万元。然而,到了2015年年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9590元,财政收入33869万元,生产总值1069120万元。眉县还被评为全省回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县。
除了眉县,汉中西乡县立足名茶之乡和生猪养殖大县实际,积极推广“猪沼茶”、“猪沼菜”、“猪沼粮”等循环种养模式,建立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种植业”为一体的农业循环产业链的循环链畜禽生态养殖“西乡模式”,也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之路。
全面治理 持续推进
4200多个村庄期待改变
陕西省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到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
5年来,全省共建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2288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43处,建设垃圾中转及处置设施152处,配备各类生活垃圾收集车20175辆,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1797处。
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区)3个、生态镇25个、生态村11个;建成省级生态县(区) 23个、生态乡镇373个、生态村369个。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不断丰富完善;无动力、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大力推广,“猪沼茶”、“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产业链模式受到了肯定。
宝鸡市今年年底前将率先实现行政村整治全覆盖;汉中市到2018年底实现全覆盖;安康、商洛、西安等地也正在推进全市拉网整治。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王成文将全省农村环境整治总结为4个“新”,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取得新突破,农村环境保护统筹能力得到新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
延伸阅读:陕西珂沅苇床柳树污水净化处理工艺
陕西珂沅环保开发引进的苇床污水净化系统是在传统的人工湿地基础上发展而成,既能净化污水,又能生产生物质能源的生态科技。通过芦苇等植物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净化污水功能。该系统比传统污水厂的投资少,基建成本低;系统运行费低,由于使用电力设备少,系统耗能极低甚至不耗电(根据地势建成无动力设施)。此外系统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降低运行成本;由于设施结构及使用的设备很简单,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很少,且对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
柳树零排放污水净化系统是利用柳树等绿色植物及其根部微生物共同作用,除去水中污染物的一种新型原始治理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植物及其根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吸收、积累或降解和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同常用污水处理方法相比较,植物法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和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形态、特性和存在方式,植物污水处理的方式包括有根际过滤、植物固定、根区降解、植物吸收、植物转化和植物挥发。在实际污染物的去除过程当中,上述作用方式通常相互交叉、相互协助,共同达到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的目的。
1、污染物去除率高
根据污染源及当地具体情况,经中外专家共同设计的污水处理系统,在污水经过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均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同时,处理效果彻底,不产生二次污染,COD及氨氮去除率高达90%以上。
2、防堵、防冻、运行可靠
公司已经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完成了多个项目,很好地客服了冬季运行的难题。
公司合作伙伴已经在丹麦、瑞典、德国等多个国家设计并完成 2200多套处理系统,技术成熟,系统运行稳定,克服了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和传统人工湿地项目容易堵塞、抗冻性差等弊病。
3、建设规模灵活,可大可小
植被净化系统的建设规模极其灵活,可大可小,可利用废弃地或河道等建设村镇的集中污水厂,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建设单户或几户合用的设施。
4、可以实现零排放,处理重金属及有机毒物含量高的污水
柳树零排放系统,可针对高浓度渗滤液等污染源进行有效处理,实现污水全部吸收,避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5、可产生大量生物质,作为替代能源
柳林、芦苇可以定期收割,作为替代能源
1、苇床柳树污水净化处理系统问与答:这个技术可可靠吗?
在欧洲丰富的运行经验:
公司引进开发的这项核心技术已经在丹麦、瑞典、德国等欧洲国家设计完成了2200多套处理系统,运行稳定。
技术在中国的示范应用
经过4年的引进、吸收,该技术已经在华北、西南、西北地区完成了多个示范性应用项目,经过改良后,项目运行良好。
2、苇床柳树污水净化处理系统问与答:工程质量怎么保证?
质量保证
• 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现行的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条例和规定执行。
• 合同签署后,对用户所需进行针对性设计。
• 本工程自办理交工验收手续之日算起,保修十二个月。
3、苇床柳树污水净化处理系统问与答:适合多大规模和类型 的污水?
• 规模灵活,可大可小
• 规模数万人的村镇、社区。
• 规模几十人的自然村。
• 一家一户
4、苇床柳树污水净化处理系统问与答:国内有类似的技术吗 ?相比之下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 植被污水处理系统是人工湿地的一种,国内也有其他机构在使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
• 相比其他技术: 出水质量更加稳定;
• 实现了抗堵、抗冻等技术难题;
• 拥有多项自有专利技术。
5、苇床柳树污水净化处理系统问与答:与其他技术相比的优势是什么?
• 单位污水处理成本:约为其他技术的十分之一
• 运行成本低:能耗成本约为其他技术的十分之一
• 出水质量更稳定:抗堵、抗冻,水质好
• 避免造成二次污染:运行无需添加药剂
• 无需专业维护:简单培训即可胜任
• 运行周期更长:一次投入,30年运行
• 同时,在污水处理同时为形成绿色景观
工程案例展示
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村镇生活污水分散、营养成分复杂等难题,在实现了污水净化的同时,还为村镇提供了绿色景观。
随着新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生活污水的增幅明显。村镇远离市政管网,污水无法进入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造成的污染严重威胁居民生活环境。同时,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建设、维护成本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不适合村镇污水处理。
近年来,各地旅游景区及农业园区迅猛发展,在带动旅游业的同时,逐渐呈现环境污染问题,游客住宿饮食等因素产生大量生活污水而无法有效处理,从而造成景区环境的破坏。
为了避免生活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景区周边建立污水处理系统,结合自然环境,处理景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还可以作为景观用水、洗车等,使污水得到了充分利用。
别墅区通常远离城市,其产生的生活污水无法进入市政管网进行集中处理,仅仅通过渗漏或化粪池处理,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通过植被净化系统污水处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该系统以人工湿地技术为基础,利用有限的区域将别墅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完全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用于别墅园区植被的浇灌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面临运营成本高、容易堵塞、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维护,据统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现运营维护困难的比例高达80%。
通过对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场进行升级改造,让传统污水处理厂重新焕发升级,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
学校、部队等人员集中,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浴、食堂废水等,如利用传统污水处理设施,前期投入费用大、运行费用高,并且需要专业维护人员。
选择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系统,利用空余绿地既可施工建设,结合当地景观设计,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效处理了污水,而且后期运行费用低廉,系统维护简单。